上海工业旅游
EN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产业融合+业态创新”增驱动力

农旅互动、工旅互通、文旅互融、商旅互赢。近年来,城阳区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形成了“登山健身、农业体验、滨河生态、历史人文”四大特色旅游板块。2017年,全区接待游客58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5%。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城阳区如何进一步推动旅游与多业态深度融合,蓄积产业新动能?近日,记者对城阳区旅游局局长李建基进行了专访。 

乡村旅游为“第一品牌” 

    从上周末开始, 山色峪樱桃陆续成熟,得益于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来此摘樱桃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借势樱桃山会,城阳区旅游部门精心策划了樱桃采摘农家美食休闲观光路线。 

    “‘现代旅游业+传统农业’是城阳区旅游全域化拓展的 ‘第一品牌’。”李建基说,城阳区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从时间上看,自1月份草莓采摘节开始,到5月份樱桃节、6月份红杏节、8月份葡萄节,再到11月底的秋收节,采摘活动基本覆盖全年,四季不断;从规模上看,东部夏庄、惜福镇街道,西部棘洪滩、上马街道,民超生态园、羊毛沟花海湿地、翠林云庄等一批旅游新项目为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大活力。 

    据悉,城阳区目前共有省级旅游特色镇2家、特色村11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精品采摘园6家,市级旅游特色镇2家、旅游特色村11家、特色点11家。在2017年全区 582.5万人次的旅游接待量中,仅乡村旅游游客就达到350万人次,收入8.5亿元。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田园采摘”为主题的多条旅游线路,也已纳入“阳光城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活力释放 

全域旅游的发展,强调多业态的融合。城阳区以“产业融合+业态创新”为驱动力,通过“旅游+”,使得区域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在今年的旅游旺季得到集中释放。 

    李建基说,羊毛沟花海湿地是一处农业观光休闲景区,由于靠近动车小镇,工作人员将“和谐号”动车工业旅游的元素纳入,点燃了城阳西部的旅游热情。城阳区部分旅游企业还捕捉到亲子客源市场的商机,纷纷推出亲子旅游产品,如亲子主题的拓展基地,民超生态游乐园开辟的植物园区、户外拓展区,驯虎山文化园亲子专题线路等,都有力拉动了亲子游客源市场。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李建基说,要充分利用“旅游+”的平台,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多样化,发挥多产业融合“拉”的力量,推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交叉融合,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形成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农文旅联动的旅游产业模式,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做深“以农助旅、以旅富农、旅游惠民”文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新业态。 

三区联动全域拓展 

    在李建基看来,城阳区目前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李建基直言,城阳区省市级旅游特色村大多以草莓、樱桃、葡萄采摘为主,产品雷同度高,不能形成“一村一品”,还停留在“走马观花”式观光游,深度休闲、度假、养老的乡村游还没有形成。在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时,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乡村采摘发展需要的餐饮、道路、停车场、污水处理、厕所、水电等还不能满足旅游接待需求。 

    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城阳区已于去年出台了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编制了《城阳区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城阳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即将发布。 

    李建基指出,未来城阳区将打造以登山健身、果品采摘、养生养老、红色文化等为特色的东部片区“山区旅游休闲区”,以文化体验、美食购物、商务旅游等为特色的中部片区“城区旅游体验区”,以动车小镇工业游、滨河生态游、亲子体验游等为特色的西部片区 “旅游休闲观光区”,三区联动,还将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开创“吃、住、行、游、购、娱”全域、全时旅游新局面。 


来源:青岛日报

返回

上海工业旅游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备案信息:沪ICP备14035353号-1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扫微信,关注我们

上海工业旅游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 ZTU设计

备案信息:沪ICP备07024080号

扫微信,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