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旅游
EN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从粮仓到艺术空间,八万吨筒仓华丽转身


民生码头筒仓是原民生码头中的散粮、散糖筒仓。四万吨筒仓和八万吨筒仓是港区的标志性建筑,曾是亚洲容量最大的粮仓,在黄浦江沿线仅此一处,目前也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


民生码头,坐落于浦东新区黄浦江畔民生路,原为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旧称英商蓝烟囱码头,也叫“太古码头”,始建于清光绪34年(1908年),是当年亚洲大型码头之一。


▲1929年上海分区地图中标注的太古码头

▲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拍摄的太古码头


该码头的1、2泊位建于1908年,3、4泊位建于1924年,当时称为远东最先进的码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改名为“八洲码头”。1953年2月,蓝烟囱码头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次年更名为民生路码头。1986年1月改制为上海港民生装卸公司。其粮食装卸区基本上就是原先蓝烟囱码头范围。该区域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二次进行大规模的改建。1995年货物吞吐量约325万吨。



说到那两次大规模改建,也就是现今浦江岸边那两座大型筒仓的来历。它们的标准名称是“上港二区散粮筒仓”,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散粮系列化工程。1974年5月开工,1975年10月竣工。


▲1978年的民生路码头装卸场景 


该工程由高33.5米、直径11米的18座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和49.5米高的1座长方形工作楼及皮带栈桥、灌包房等组成。整个建筑外形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别具一格。万吨轮船上的散装粮食通过吸粮机、传送带以及电子秤等机械设备,自动卸运存储于圆筒仓内。

1993年前后,在原有基础上,又在其东侧兴建容积为8万吨的筒仓一座,两座巨无霸雄踞浦江南岸,蔚为壮观。


▲1993年前后航拍的黄浦江杨浦大桥段


时至今日,民生码头的传统功能已退出历史舞台,通过整体改造,构筑开放空间,从粮仓转型为展场和艺术空间,完成了其功能转换,成为浦东滨江文化艺术的新地标。由于层高太高,在筒仓外立面加装了外挂自动扶梯,人们可乘坐扶梯一览黄浦江风景。从天下粮仓到艺术空间的大变身,民生码头筒仓焕发全新的生命。



10个巨大筒仓外立面搭建了一组外挂自动扶梯,游人可从三层直接乘坐扶梯前往顶层展厅,途中能将黄浦江及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



这座户外扶梯以轻盈简约的形式,低姿态地融入筒仓建筑,既满足交通等建筑功能需求,又成为观景的最佳去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建筑重新利用后所注入的新能量。



外挂扶梯的底部,还邀请了艺术家一起合作,利用独特的不锈钢板拓片,将江边码头的粗粝肌理拓至镜面不锈钢上,作为外挂扶梯的底面装饰,也倒映着民生码头周围的景象。



筒仓内的空间艺术季展览包括4大主题展及12个特展。4大主题展集中在筒仓1楼展出,每个筒仓下方陈列1至2名艺术家的作品;12个特展汇集众多中外建筑事务所在城市、建筑、空间方面的探索。

景区地址:浦东新区民生路渡口旁。

水路交通:轮渡民丹线直达,可从浦西丹东路轮渡站(丹东路65号)摆渡抵达民生路轮渡站(民生路1号)。

地面交通: 81、85、313、455、610、774、794、799、971、981、983、993、蔡陆专线、浦东15、上川线、新川线。

轨交交通:地铁6号线民生路站1号口距离展馆1.5公里;地铁4号线浦东大道站1号口距离展馆2.5公里。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上海航运/旅游攻略/解放日报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编辑

本文仅作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

上海工业旅游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备案信息:沪ICP备14035353号-1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扫微信,关注我们

上海工业旅游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 ZTU设计

备案信息:沪ICP备07024080号

扫微信,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