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杨浦滨江考察,鲜明提出了这一重要理念,为回答人与城市和谐发展这一世界性命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近日,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在中国记协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境外媒体记者对话书记(市长)系列活动”的全国首场活动发布会上对“YOUNG”做了深刻解读。
薛侃书记说:Y代表了Yesterday——昨天的杨浦是一座富有历史底蕴的人文之城。“百年中国看上海”。杨浦就蕴藏着一部中国的百年近代史。一百多年前,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孕育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成就了民族工业史上的13项第一。这片不到上海总面积百分之一的土地,曾经创造了占全市四分之一、全国二十分之一的工业产值。我们现在所处的杨浦滨江,还保留着中国第一座现代水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等百年工业遗存和历史风貌建筑,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博览带”。
诚然,“YOUNG”中的“Y”是杨浦滨江工业带的Yesterday,是过去,也是开始,是新生。我们从中挑选了13处极具特色的工业遗产和历史保护建筑,诉说一下他们的“前世今生”。
杨浦滨江工业带的过去vs现在
黄浦码头(1911年)——秦皇岛码头/世博水门
地址:秦皇岛路32号
1911年开始建设的集纺织、航运和仓储为一体的黄浦码头,曾作为专门停靠上海至大连的北洋航线,以及停泊欧洲远洋航线船舶,装卸北洋杂货、煤炭和进出口欧洲货物为主。1919年至1920年间,先后六批学生从黄浦码头乘船赴法留学,其中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等革命前辈,被称作“初心启航地”。2010年世博会后改造为世博会秦皇岛水门。每年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在这里,上船可饱览黄浦江两岸美景;上岸又能开启杨浦滨江“百年工业博览带”之旅。
瑞瑢船厂(1900)——船坞秀场
地址:杨树浦路640号
1900年,德商瑞记洋行开办瑞镕船厂,1954年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2年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85年改名为上海船厂。现存的两个干船坞,是上海乃至中国船舶制造的重要见证。现址保留了当年的办公楼、油罐、船排遗址、机械广场、变频机房、船坞等工业遗迹,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相互交织中相得益彰。
尺度恢弘的老船坞曾经修造过共和国的骄傲“雪龙号”科考船。作为标志性文化新地标,曾成功举办了上海市第三届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带给人们独特的场所感和令人震撼的艺术体验。如今,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上海博物馆第三个馆——北馆,该馆将打造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与考古博物馆、全球一流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带”的文化地标。
杨浦自来水厂(1881年)——杨树浦水厂栈桥
地址:杨树浦路830号
1881年,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1883年竣工,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同时,拉开了杨树浦近代工业发展的序幕。2013年杨树浦水厂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久弥新的杨树浦水厂年供水量达到4亿立方米,依然源源不断地为杨浦、虹口、普陀、宝山等大约200万上海市民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杨树浦水厂旁,木制栈桥全长535米,宽4至13米。以抽象的趸船为结构原型,以温润的木材作为桥面,结合历史遗存、生态绿化、工艺流程的舟桥轻盈地悬架于拦污网的结构柱上。其自然的红棕色与杨树浦水厂颜色呼应统一,共同营造出温暖的富有时间感的场所。
新怡和纱厂(1915)——雨水花园
地址:杨树浦路1056号附近
1915年,英商在杨树浦路威妥玛路(今怀德路)开办新怡和纱厂。1949年英商怡和纱厂有限公司发行股票。1966年,更名为上海第一毛条厂。现在,以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理念,因地制宜地利用现状低洼地形,建设雨水花园,可调蓄的雨水量约为738立方米,可以满足绿地浇灌用水量,从而保护场地水文现状,既提升了公共空间段的服务性,又营造了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沿着蜿蜒的钢结构栈道,进入新怡和纱厂旧址内的原生态湿地,感受城市里蓬勃的绿意。陆生植物错落有致,低洼的池塘水草丰盈,一群小鱼自由穿梭……雨水花园可收集雨水并汇聚成地表水体,形成类似湿地的景观。内部所有的水生植物种植量经过精确设计,结合附近缓坡的地下装置,能够净化水体。
第一鱼货市场(1935)——渔人码头
地址:杨树浦路1088号
第一鱼货市场于1935年冬竣工,1936年5月12日正式开业。至1936年末,鱼市场营业总额超过了825万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鱼市场。
在原第一鱼货市场的原址建成了现代化的渔人码头,东方渔人码头沿江岸线长约700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两幢地标性建筑组成,高层建筑外观造型酷似一条凌空跃起的“跃鱼”是办公楼,低层建筑是商业楼,形似遨游状态的“卧鱼”。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集餐饮、休闲、娱乐、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烟草仓库(1995年)——绿之丘
地址:杨树浦路1500号
烟草仓库,始建于1995年。它的前身可追湖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库。恰和洋行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洋行,曾与汇丰银行、沙逊洋行、太古洋行合称“外资在华四大集团”。
“绿之丘“是利用原烟草仓库改造而成。自二层以上开始逐层收缩,形成层层叠叠的露台。改造过程中对烟草仓库做了体量削减,跨越道路,将步行、车行立交。通过屋顶垂直绿化等技术措施,形成退台错叠的“空中花园”,使得建筑本身成为滨水景观的一部分。建筑改造后实现了工业建筑向绿色生态建筑的转变,满目苍翠,远望形似绿色的山丘,荣获“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金奖。在小红书发布的杨浦滨江“网红打卡地”中,绿之丘荣登笔记数和关注度榜首。
永安栈房(1921年)——世界技能博物馆
地址:杨树浦路1578号
1922年建成。是永安公司的仓储货栈,由郭乐、郭顺两兄弟共同创办。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为发展化工业,将永安栈房西侧仓库划给上海化工厂作为原料仓库使用。20世纪90年代永安栈房的东侧仓库置换成为上海有机新材料工业园的材料成品仓库。
2023年11月6日开馆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是世界技能组织认可、全球首家以“世界技能”命名的博物馆。这座由“永安栈房”西楼改造而成的博物馆,拥有2000余件珍贵藏品,将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重要的工业文化展示场馆之一。
大纯纱厂(1895年)——印记花园
地址:杨树浦路2086号
大纯纱厂由日商创办于1895年。1949年上海解放后,中纺第二制麻厂和中纺十四厂合并改称中纺公司上海第九棉纺织厂,1950年7月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九棉纺织厂。
依照老码头上辅助用房遗址,再生出印记花园。遗址墙基采用红色水磨石矮墙或耐候钢板花池坐凳再现,地坪采用与周围地面不同的颜色体现遗址的场所感。作为时尚产业源流的纺织业,结合地块内的保留建筑,华丽转身为举办各类活动的主体时尚空间,南侧节庆广场直面黄浦江,与骑行、跑步道互连,保留植被与新植栽相互映衬,形成城市性与生态兼得的公共水岸。
中国肥皂公司(1923年)——皂梦空间
地址:杨树浦路2310号
1923年,英国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立中国肥皂公司,1924年,工厂破土动工并于第二年正式投产。工厂初期出产祥茂牌洗衣皂和粗甘油,为远东最大制皂厂,有力士、蜂花、固本、百丽等著名品牌,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是中国制皂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先驱。1949年解放以后,更名为华东工业部中国肥皂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制皂厂。
现已经改造成为以制皂为主题的景观与体验中心。地下一层设有白七咖啡馆。建筑下部通过钢管通道将不同的水池串联互通,形成一系列的明暗转换,高低错落,内外翻转的空间。在一层的大空间内,增加夹层,连接东面的肥皂剧场平台,构成了主题博物馆的公共配套功能。成为杨浦滨江沿岸集博物展览、手工互动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
杨树浦煤气厂(1932年)——边园
地址:杨树浦路2524号
杨树浦煤气厂始建于1932年,两年后建成投产,由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杨树浦工厂,1952年改名为杨树浦煤气厂。该厂的办公楼储气柜等建筑2014年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边园是对原煤气厂码头进行改造后的一处休憩与运动场所。它利用码头上现存的一堵九十米长的混凝土长墙为基础,附着新建了跨越防汛墙和码头缝隙的坡道连桥、一个挑空的江景长廊,以及一处可以闲坐的亭。墙内是有些荒野感觉的小园林,墙外是在原有地面上磨出的一个旱冰场。设计师既充分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印迹,又成功地将其转化为了日常活动的场所。与旁边新落成的杨浦滨江运动公园相得益彰。
大康纱厂(1921年)——纱泉广场
地址:腾越路195号
大康纱厂于1920年筹建,1921年建成。1950年7月1日更名为国营上海十二棉纺织厂。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至1998年关厂,历经78年历史。
纱泉广场位于整个原厂区基地的中部,区域内二级防汛墙与场地的高差通过一组大台阶消化,利用高差设计石阶水池层层跌落,最终落于广场上形成景观浅水池。水池边模拟摇纱机设计了特色的互动景观装置,可控制喷泉的高度,水池内以纺织机零件为原型设计水车游乐装置,为游人提供丰富的主题互动式游览体验。
杨树浦电厂(1911年)——灰仓艺术空间
地址:杨树浦路2800号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选择黄浦江边的沈家滩建造电站,当时称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江边蒸汽发电站”。民国二年(1913年)4月1日建成投运。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火力发电站,曾有“远东第一发电厂”之称。2009年,部分小火电机组关停,2010年电厂正式停产,2011年电厂终止发电。
灰仓艺术空间则是由原来杨树浦电厂的干灰储灰罐改造而成。设计师重新为其注入观光展示功能,创造出漫游登高远眺的滨江活动综合体。3个黄灰色相间、巨大而醒目的干灰储灰罐位于码头最东端,是电厂段的重要工业遗存。已经承载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发布会活动,2024年6月,“另一种光亮”中法零碳音乐会在杨浦滨江灰仓艺术空间举办。聚焦中法文化交流展示、清洁能源环保发展、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和非遗精品魅力中华四大亮点,音乐会上,最具特色和亮点的当属活动全程以清洁能源形式供电。利用灰仓现有的光伏和储能系统,以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装置,为音乐会提供电力,让杨树浦发电厂这座百年工业遗产亮起清洁、绿色的“另一种光亮”。
裕丰纱厂(1922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地址:杨树浦路2866号
裕丰纱厂1922年动工建厂,至1935年全部竣工,其锯齿形厂房是当年同类厂房中设计最先进、施工最精致的建筑,也是目前上海市区保留最完整、最具规模的锯齿形厂房建筑群。1949年5月更名为国营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1989年批准为国家一级企业。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改造成了以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国际时尚中心。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曾在2013年3月被评为“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优秀单位”。在 2015年正式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11月入选“国家十大工业遗产旅游基地”。
从之前的临江不滨水,到现在的国际滨水空间打造,这些年杨浦滨江在5.5公里内陆续增加滨江艺术空间、滨江活动空间、滨江栈道、步道、休憩木椅、木制坡道、观景平台等景观构筑物,空间的最大化开放和优化提升,使得老百姓可以直接到江边散步,健身,打卡,喝咖啡,看风景.....百年工业老区从工业锈带,变成今天的生活秀带,逐渐富有生活气息,人文气息,由内而外的越来越“YOUNG”,其实归咎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中“人”字贯穿始终,一再提示我们人民城市应当彰显的人本价值。相信在这一理念的践行下,杨浦滨江未来会越来越好。
信息来源:杨浦滨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本文引用图片、文字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 ZTU设计
备案信息:沪ICP备07024080号
扫微信,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