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落幕的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是工业旅游创新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作为全国第一部工业旅游地方标准的研订工作的参与者,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创新,是工业旅游永恒的主题。
2005年,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全国第一家民办非企业出现、配合政府挖掘和整合工业旅游资源、提升产业结构的专业服务机构——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甫一问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上海这样一个有着绵长近代工业发展历史、雄厚工业基础、丰富工业文化资源的国际大都市里,发展工业旅游的抓手在哪里?
中心在上海市经委和上海市旅游局(当时名称为“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编制完成我国第一部省市级工业旅游总规《上海市工业旅游“十一五”规划》的同时,把目光定格在服务质量标准的制订上。中心领导通过对行业的深入调研,逐渐形成一个认识,虽然国家旅游局在2001年已经在倡导工农业旅游并开展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工作,但是毕竟工业旅游在当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想发展工业旅游,却又不清楚究竟应该怎样来发展。中心领导提出,用标准来引领工业旅游的发展,标准就是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抓手。
但是,工业旅游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大家谁也没搞过,这又是一个创新之举。中心组织了专门班子,走访上海市质监局标准化处、上海市旅游局法规处,吸收企业、院校从事旅游标准化的专家学者一起来“吃螃蟹”。通过调研学习,大家逐渐理清思路,工业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和当时人们普遍认识的山水历史人文观光游览,既有共性,也有很大的不同,要从“工业”企业自身特点出发,从服务质量入手,制定一份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规范标准。统一了认识,中心和上海市旅游局法规处、市经信委一起组建编制班子,广泛吸收政府管理部门、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各方面的专家意见,捋出基本要求、设施要求、服务项目要求、人员要求、环境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八个方面,逐条梳理、逐一规范,群策群力,前后历经一年多时间,数易其稿,终于编制完成全国第一部关于工业旅游的地方标准《上海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要求》(DB31/T392-2007)。
事实证明,通过编制标准推进工业旅游这一创举,收到良好的成效。它不但使上海的工业旅游从开始起步,就走上一条健康、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上海的工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标准颁布实施以后,中心在上海市旅游局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上海市工业旅游标准服务质量达标评定委员会”,连年在市级层面组织宣贯培训班,组织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学习标准、落实标准、交流经验,并到江苏、山东、福建、广东、北京、天津、辽宁、山西等地学习、交流开展工业旅游的经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工业旅游向集约型、效益型、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全国工业旅游发展做出了表率。
上海制定工业旅游地方标准以及宣贯培训等创新举措,受到国家旅游局和国内各省市同行的广泛关注。江苏、山东、福建、天津等省市数十个单位先后来沪和中心交流经验,福建晋江邀请中心组织上海专家协助编制“创建福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市规划”。现在,除上海以外,江苏、广东、天津等地先后也成立了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天津、山东、广西、江西、山西、浙江以及广州、太原、青岛等15个省市也编制了本地的工业旅游地方标准。2012年,国家旅游局委托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在上海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工业旅游国家标准。上海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广泛的积极反响。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姚昆遗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 ZTU设计
备案信息:沪ICP备07024080号
扫微信,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