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工旅文融合发展及创新”专题培训班顺利召开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工信部还是国家文旅部对工业旅游发展都极为重视,上海市旅游局领导在今年也格外关注工业旅游发展,前阶段组织起草完成了《上海市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旅游局局长徐未晚带队赴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在9月份即将举办的上海旅游节期间,将推出上海工业旅游“一书一图一册”,启动五条工业旅游线路,这也将极大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8月28日—30日,由上海市旅游局主办,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承办,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协办,2018年上海“工旅文融合发展及创新”专题培训班在东华大学顺利举办。来自本市67家工业旅游景点及部分区旅游局的75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庄志民、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副总裁卢勇、原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李耀生、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宝华、上海玻璃博物馆总裁张琳等从不同角度和视野讲授“后现代视角下的都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业遗存保护、活化、发展的国内外案例”、“工业旅游标准修订文本及评分细则解读”、“工业文明的艺术复兴——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个案探讨”等,培训班授课形式丰富多元,既有课堂授课,又有现场教学,还有小组讨论。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参观了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市北高新区、长阳谷创意园区、上海玻璃博物馆、迅达电梯等。
华东师范大学庄教授生动讲授了羊角模式,提出工业遗存改造及工业旅游景点发展时要考虑过去、当下、未来三个维度,对产业融合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应建立在怀旧情结上,在工业旅游景点建设中要结合旅游美学、旅游文化。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卢总介绍了数据互联,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分析了旅游大数据应用及营销的案例。原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李耀生介绍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德国欧伯豪森城、上海国际时尚中心、M50创意园区等国内外工业遗存改造的案例,认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创产业园区要构建文化交流生态圈、品牌与产品生态圈、流通与变现生态圈、人才与教育生态圈等,形成园区产业发展链。上海玻璃博物馆总裁张琳提出工业遗产承载城市文脉及过去记忆,工业博物馆未来发展要退火新生,跨界重生,要新旧结合,有机再生,特别是在博物馆发展中既要有对产业的怀旧情感,也要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结合,在博物馆展品陈列、建筑空间、活动策划中处理好新旧关系,衍生品及产业链打造要强调文化标签,注重原创。
培训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工业旅游培训班不仅聆听了专家对工业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路、经验做法等,还现场参观了工业遗存改造的文创园区、工业博物馆、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等,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让大家受益匪浅,在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对工业旅游景点未来发展提出很多真知灼见。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 ZTU设计
备案信息:沪ICP备07024080号
扫微信,关注我们